时间:2023/11/1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城隍庙内的城隍爷,为保护城池,除暴安良,庇护民众之神。旧社会,莆田民间有个陋俗,若有交加不明的纠纷,一时无法解决的双方,就到城隍庙请城隍爷“主宰”,抽签问卜、咒誓。所以,百姓很信仰城隍爷。据传,农历五月十九日是城隍诞辰之日,各处城隍庙都请梨园戏演出,以示祝贺。目前,原莆田县境内就有八座城隍庙。

城隍庙一般都建立在府、县、卫、所的所在地,但有不同的级别。莆田荔城古为兴化府治所在地,明洪武三年创建兴化府城隍庙(即今庙前城隍庙)。此庙历代均有修葺。今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,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元至正13年,兴化县由游洋迁往今新县,后来也建了城隍庙。明代,沿海各地受倭寇骚扰,明洪武20年(年)在平海筑城防卫,设置平海卫,同时也建了城隍庙;忠门莆禧也建城池屯兵拒倭寇,设立千户所,城内也建城隍庙。莆禧古称鲤江,此庙称为鲤江城隍庙。与此同时,忠门东吴吉蓼也建城,并修建城隍庙。

兴化府城隍庙

平海卫城隍庙

新县城隍庙

莆禧鲤江城隍庙

上述五处城隍庙均建在当时各级政治、军事设置之处,有府、县、卫、所各级城隍庙。此外,据现所知的还有三座城隍庙,既不是建在府县所在地,又不是建在卫所管辖地,却是建在乡间。这三座城隍庙的兴建都有一定的政治背景,并具有一定的民族意识。

华亭城隍庙

是原莆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原名仁和城隍庙。它具有一段民族反抗意识的历史。南宋末年,元兵入侵攻陷南宋国都临安。二少帝南渡福建。临安仁和城隍爷也随驾南来到莆田。后来,在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木兰溪畔华亭择地建城隍庙。为不忘南宋故都临安仁和县的城隍庙,所以也名为仁和城隍庙。

浙江城隍庙

与此同时,南宋偏安于闽、粤东南沿海弹丸之地,大片国土落入元兵之手。邑人为怀念故国,便在筱塘(今烈士纪念碑前)建一座坐南朝北,面向故都临安,庙名为浙江庙,供祀城隍爷。此庙朝朝暮暮面对浙江临安,寓意时刻不忘故国。因城建的需要,庙已迁移建在凤凰山麓、东圳干渠西侧。

涵江鲤江城隍庙

涵江的鲤江庙建于清初。康熙五年(年),因沿海截界莆禧鲤江庙废。莆禧百姓迁移涵江凤岭。于是,百姓就在当地重建城隍庙。为不忘故土,庙也名为鲤江城隍庙。不久,沿海复界,百姓迁回莆禧居住,又建鲤江城隍庙,但涵江那座城隍庙仍存。所以,目前有莆禧和涵江两处鲤江城隍庙。(吴山)

综合于网络...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6622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