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11/19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文:闻道图:木痴

莆田被誉为“荔林水乡”,盛产荔枝,莆田人血液里甚至流淌着千年荔枝文化。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荔枝树——“宋家香”,在全国独一无二,是莆田重要文化名片。它经历千年的天灾人祸,得以幸存,如今却“束之高阁、疾病缠身”。不仅如此,近些年来,市里有些古树名木也遇到了“生死劫”,生存状况及保护前景堪忧……

荔枝树,莆田重要文化名片

莆田因盛产荔枝,素有“荔城”美誉,古时兴化府署挂着一幅对联,写着:“荔子甲天下,梅妃是部民”,这是根植在莆田人血液里的千年荔枝文化自信。

每年荔枝成熟之季,莆阳大地,兰水映红,翠绿的荔枝叶之间点缀着鲜红的荔枝,一幅荔林水乡画卷,缓缓展开。

“宋家香”

在枝繁叶茂的荔枝文化中,一棵名叫“宋家香”的荔枝树最具代表性,距今已有多岁高龄,是中国最古老的荔枝树,没有之一。

“宋家香”原位于城区英龙街原宋氏宗祠遗址中,归宋氏所有,故名宋家香,是莆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莆田重要的文化名片。

母树已枯死,现只存活次生树一棵

蔡襄著作《荔枝谱》(年成书)曾记载:“宋公荔支,树极高大,世传其树已三百岁。”它的果实品质极好,历史上众多文人交相称赞,年迈的蔡襄尝后写道:“今老矣,实益繁滋,味益香滑,真佳树也。”

莆田本是多台风、多洪涝之地,千年来更是天灾人祸不断,而“宋家香”独得上天眷顾,在灾祸面前得以存活、焕发生机,已属不易,实属幸运。

“疾病缠身”,急需保护

今年盛夏,莆田的荔枝红了,可“宋家香”却枯黄了,它四周杂草丛生,藤蔓缠绕,垃圾众多,枯枝败叶无人修建,整棵古树没有生机似乎“疾病缠身”,令人痛心。

据介绍,旧城改造后,原来规划以街心花园生态环境对“宋家香”进行保护。但规划的花园迟迟不见踪影,取而代之的是雨棚、广告牌、停车场等。

“宋家香”则用红砖堆砌一方天地,被铁栏无情地保护起来,犹如“束之高阁”,面临没有浇灌的水源、被高楼围住缺乏阳光等问题,处于长期无人管理状态。

近日,宋氏委员会的成员及一批志愿者赶来到“宋家香”处。他们动手清理周边环境卫生,除去杂草、垃圾,修理树冠上的枯枝,在地面打孔让根茎部分透气吸水等措施。

然而这些远远不够,“宋家香”未采取有针对性的古树养护、复壮及落实责任养护人员等具体措施。过往市民,甚至不知道这就是海内外有名的千年古荔枝树,抢救保护迫在眉睫。

生存状况、保护前景堪忧

广化寺后山的松柏,图:拍摄自由行

无独有偶,近些年来,莆田不少古树名木也“身患重病”,或者遇到“生死劫”,生存状况及保护前景堪忧。

作为莆田旧二十四景之一的“南山松柏”(位于南山广化寺后山),一列列整齐有序的松柏,紧紧地守护着千年古刹广化寺,可惜几年前,遭遇白蚁蛀蚀,5棵参天古松接连枯死!

多年的秋枫树,图:马俊杰

目前,莆田多数古树名木立地环境条件较差,尤其是分布在市区内的古树,相当数量有效保护面积不达标,它们被生活垃圾、污水包围,加速着它们的衰老。

畅林村内老树

除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,古树名木养护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,导致管理不到位的问题;如果碰到地产开发,可能还会遇到以“移植另地栽培”的名义对古树进行破坏。

延续文化之基、乡愁之根

都说“十年树人,百年树木”,百岁人生,何其精彩,又何况千年树木?它们历经千百年风雨,遗存至今,见证过往和未来,其存在本身,就是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。

遗憾的是,很多地方和个人并未认识到古树名木面临的严峻形势,忽略其文化和科研等价值,加之没有稳定的资金保障、技术人员配备等,越来越多的古树损耗难以恢复。

无庸赘述,“宋家香”对莆田整座城市而言,具有不一样的意义。不仅仅是“宋家香”,闹市、山野那些古树名木已经守候了千百年,它们贯穿丰富多彩的莆田文化,浸染在莆田人心中是丝丝缕缕的乡愁。

它们如同年迈的老人,需要大家共同的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jg/pgjg/6637.html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